《带着农场混大唐》第四章 这个时候,应该悲壮一些才对! 免费试读
李愔淡然一笑,接着说道:“刚才,三哥问我,这怎么可能?但我想问,这怎么可能?我来打个比方。请不要在我结束之前打断我。如果我在大唐每亩地能产10石粮,每个农民每亩地种50石粮,我总共能产500石粮。扣除土地税100石,粮食100石,剩下300石,每石可以酿30斤酒,3石可以喂猪、鸡、鸭、鹅...所以,归根结底,我要想致富,首先要解决最难的问题,就是如何让一亩地产出10石粮食。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,那么,我之前说的一切都可以实现只是时间问题!”
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李愔在开玩笑。但是,他们仔细考虑李愔的话后,发现李愔确实有些道理。
但是每亩地产出10石粒。这可能吗?现在一级肥沃的土地,精心护理,将只产生3块石头。
李世民两眼放光,脑子里不禁幻想着李愔之前说的话。如果大唐真的能做到这一点,谁能和历朝历代的所谓君主相比?
“儿子,你有办法吗?”李世民没有注意到他的语气在颤抖。
李愔笑着说:“爸爸,没办法。”就在李世民脸色一变,以为李愔在捉弄自己的时候,李愔接着说:“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上所有人都对此无能为力。不知道父亲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有的人辛辛苦苦耕种同样的田地,亩产400斤,亩产200斤?那我们为什么不让能产400斤的人把耕作方法传给产200斤的人呢?更何况不同的品种,每年的收获也不一样。为什么不让大唐农民种品种?还有一个,大家都知道,有一头黄牛,每年可以让几个农民省下大部分力气。我大唐的黄牛不多,可不可以想个东西代替他们?”
“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,就是历代都提倡以农为本,但是,包括我大唐,真的是以农为本吗?我能看到的是,历代都在拼命压榨农民,却没有一点重视。”李愔在某个时刻,有些人会生病,有些事会忍不住想吐。
“胡说!”孙昌戊己站起来说:“我大唐一年三十税,没有一个皇帝比陛下更为百姓着想。”
三十一税,这个李愔可以理解。30元的税并不意味着每挣30美元就要交1美元的税。意思是每10块钱,租客要给房东交3块钱,然后房东从这3块钱里交1块钱税。这是30元的税。同样,还有一个15税的,其他都和30税的一样。不同的是租客和房东的分成比例是五五开。说白了还是每亩地十块钱还要交一块钱的税。
李愔笑了。然后,他假装我不屑和你争论,继续说:“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农民的收入翻一番,增加几倍。到那时,即使他们的税收增加几倍,对于农民来说,他们实际上得到的好处最多。同样,朝廷能收的税也会更多,这叫利国利民!"
李世民点点头,说道,“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。只是这件事…”
李世民有些失望。作为统治者,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蝗灾。他比李愔更懂得食物的重要性?他也做了一些努力,但收效甚微。
这时,李愔又补充道:“我儿子愿意替我父亲分忧。我爸只需要给我儿子十亩薄地500块。如果我儿子三年之内不能让那十亩薄地亩产十石,我儿子愿意把自己削成平民,免得给我皇室丢脸!”
这话一说,不仅王子们,就连李世民也深受感动。
君前无戏言,就算李愔是太子,这话一旦在公共场合说出来,以后一定应验!
先不说李愔能不能做到,只是因为李愔愿意放下王子的身份,跟着种地走,这恐怕是其他王子都做不到的。
李世民挥舞着拳头,这是我的儿子李世民!小小年纪就懂得替父亲分忧。同时,他感到有点内疚。看来以后,不要对老刘太刻薄了。虽然老刘以前很固执,但时至今日,还是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。
但是,李世民不抱任何希望李愔能让十亩地亩产十石,这是不可能的。古今那么多圣贤,没有一个能做到的!
李愔但是我赶时间。说好!
他之前说这么多,就是为了给最后的‘军令状’做铺垫。这样他就有了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从农场拿出一些种子来耕种,同时也不用整天困在这个宫殿里。外面无忧无虑的日子在等着他!同时,他也不想早早被赶出长安,赶往封地。长安是世界的中心!
至于三年后呢?到时候,他肯定能把农场升级到可以买玉米种子的水平。他要是拿出来种,一亩地就不多说了,1500斤的问题应该不大吧?十石才1200斤。
“孩子,你的心思很明白。这个以后再说吧!”自然,李世民不想让儿子务农,三年后,他不得不面对是否将李愔贬为平民的问题。倒下了,他感到内疚,不倒下,那将来谁能发军令状?
“父亲,儿子我决定了,请父亲恩准!也许我父亲认为我做不到,但那又怎样?如果没有人尝试做某事,它将永远不会成功。如果我做到了,至少还有一线希望。如果我失败了,以后会有无数其他大臣来做。总会有成功的一天!大唐是我李家的天下。我李家不以身作则,别人为什么不?为了我大唐的长治久安,我儿子再征得我父亲的同意!”
如果说刚才,李世民还只是觉得李愔有些可取之处,那么现在,李世民自己也被他老六说的话给搅了,立马狠狠拍了一下桌子:“说得好,不愧是我的李世民种子!既然你想做,我就让你去。长安城附近的良田都可以选,宫里没档次的也可以选!"
“谢谢你,父亲,你的许可。我儿子赴汤蹈火,在所不惜!”李愔坚定的说。
……